本报讯(记者 陈明)5月15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助力各地推进“教联体”建设,在第32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来自山东省教育厅、济南市教育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联、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院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300多名嘉宾参加了论坛。
与会嘉宾在发言中一致认为,家庭、学校、社会是个体成长发展的三大核心场域,唯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才能构筑良性教育生态,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理念加速革新、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构建教育健康生态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
在主论坛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我国教育体系稳固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三种教育之间必须形成互动、互助、互补的有机关系。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山东省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教联体’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缘由与策略”“AI赋能构建人机和合共生的‘教联体’新生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对于如何构建高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相关研究和实践者从人工智能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等维度作了分享。
三场分论坛分别以“学校在‘教联体’建设中圆心作用的发挥”“‘教联体’建设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家校社资源整合与教育生态构建”为主题同步开启。30余名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各议题分享了各自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
据悉,未来家校协同专委会将持续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区建设、家校共育公益课堂等活动。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和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协办。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6日 第0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